大家好呀,我是你们的老朋友,李克建中医师。
经常有家长朋友来门诊,问我:李主任,从中医角度看,咱孩子到底为啥会自闭呢?
我老李也是念叨过很多次了,这自闭症,虽然病位在脑,但追其根本,还是因为“失衡”这俩字闹的,具体的来讲是下面3种失衡: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1 心肾水火失衡
咱中医讲,心管神明,肾藏精生髓。现在好多孩子,要么是天生禀赋不够,要么是被父母体质或者过度的早期教育影响,容易把心阳给耗掉,肾精也受损。
心火不能滋润肾水,肾水也托不住心火,身体就内外失调了,神机被阻碍,孩子就会表现为对外界反应冷淡,或者发育特别迟缓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2 脾胃升降失衡
咱中医又讲,脾是后天之本。现在的孩子吃的大多是高糖高脂、含添加剂的食物,脾胃负担太重,消化运化不畅,痰湿就内生了。
这样一来,清窍的功能受影响,脑髓得不到滋养,孩子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,出现智力等方面的障碍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03 内外能量失衡
咱孩子的身心,其实是个开放的系统。要是外部刺激太多,比如整天盯着电子屏幕,或者待在嘈杂的环境里,而内在的能量输出又不够,比如没有足够的运动和社交互动。
那能量就容易积滞,情绪也会被压抑,时间长了,这种不通畅就容易让孩子产生自闭的倾向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有家长朋友估计要问了:到底咋调和这些失衡呢?
我老李之前翻阅古书的时候,偶然间看到一个方子,是千年前张仲景传下来的,就是对付这些失衡的状况的。
只需用紫苏叶、钩藤、白芍、甘草,4种草药一起水煎,每天1剂,分2次温服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讲个真实案例,看完您就明白了。
以案说医
就说说之前接诊的一个小姑娘,5岁9个月。
她爸妈跟我说,这孩子出生的时候差点没憋过气,当时就缺氧了,医生说是缺氧缺血性脑病。到了两岁的时候,又查出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和全面发育迟缓。
现在她几乎不会说话,跟人社交也特别费劲,不愿意对视,偶尔会发出一些没啥意义的单音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平时情绪不稳定,老是躁动得很,兴奋的时候会甩手摇头,紧张的时候还会自伤,出现抖腿、歪嘴、咬牙这些奇怪的行为,这种情况已经持续1年多了。
这孩子食欲也不好,挑食,对肉是一点儿都不碰。入睡困难,常常要到凌晨一两点才能睡着,中间还容易醒。大便稀软,小便清长。
仔细瞧了瞧她,面色发黄,舌头偏淡胖,还有齿痕,舌苔白腻,脉象沉细弱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我一琢磨,这属于是脾肾两虚,肝郁痰阻,脑髓失养导致的五迟。
就用张仲景的原方加减,开了个对症的方子:
紫苏叶、钩藤、白芍、甘草、柴胡、石菖蒲、茯苓、生龙骨、远志、陈皮、淡荷叶、补骨脂、熟地黄、山萸肉、甜叶菊等。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这方子一来温补心肾,让孩子的脑髓更充盈;二来健脾化痰,把湿气清理干净,让神志更清明;三来疏肝理气,促进身体内外的能量交互,让情绪能释放出来,改善孩子的精神状态。
结果咋样了?
吃了1个月来复诊,这孩子的情绪稳当了不少,哭闹和那些刻板行为少了很多,晚上能提前到11点就睡着,也不容易醒了。我老李就根据孩子的表现,把方子又调整了一下。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等到第3次复诊时,她会主动拉家人的手,表达自己的需求,眼神对视也比以前多了,食欲也增加了,大便变得成型了。
坚持调理了3个月,孩子已经能说出一些短词了,那些行为问题基本没有了,也更听指令了。咱这方法是对路了,我就接着用膏方帮她调补,来巩固疗效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专业网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